首页 >> 互联网 >

广电总局对手游审核新规公开回应 手游开发者必看

2022-04-26 18:07:00 来源: 用户: 

7月1日,手机游戏未经批准不得上线。这个规则实施以来,很多手机游戏开发者表示难以理解和接受,手机游戏开发者似乎有点焦躁不安。7月7日,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就行业关注的问题对《通知》进行了详细解读。当然,这是《通知》发布以来广电总局首次公开回应。

超级S级手机游戏《战之海贼》双平台开放预约送祝福领千元JD.COM卡

http://bbs.candou.com/thread-696521-1-1.html

总局解释了最近的疑虑。

关注热点问题:

1.国家广电总局在手机游戏审批过程中不收取任何费用,其他游戏审批也不收取任何费用。

2.网上“审核需要2部手机5张光盘”的消息与事实严重不符,不要轻信网上的谣言。

3.广电总局不允许任何不合格单位申请出版许可,也不授权任何形式的中介服务。

4.一些不必要的英文字母和没有商标版权的英文是不允许出现在验证过的手机游戏产品中的,不是全部。

5.不面向用户的游戏不能参与审核,但从海外进入中国的游戏必须参与审核。

6.没有所谓的快速审计渠道。

《通知》广电官网内容

以下是详细信息:

问:总局发布《通知》的目的是什么?

总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我国移动游戏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市场空前繁荣的同时,一些明显的问题也暴露出来。部分游戏作品粗制滥造、质量低劣,侵害消费者权益;还有一些游戏作品侵权盗版、侵犯创新企业权益等等。这些问题作品的存在,不仅侵害了涉案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也影响了市场秩序,损害了行业整体利益。在严重的情况下,它甚至玷污了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和鼓励创新的形象。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保障游戏作品的内容定位和质量,促进我国移动游戏出版业健康繁荣发展,国家总局发布《通知》号文,强化了出版服务单位的内容质量审核责任。同时,总局还充分考虑手机游戏和行业特点,采取分类审批管理、简化审批程序等措施,提高手机游戏审批效率,优化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为“大众创业创新”营造更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问:总局批准“手机游戏网络出版”的依据是什么?

总局:“网络游戏网上发布”的审批责任是经总局批准并运行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具有明确的行政法规依据。手机游戏作为网络游戏的重要品种,应该被批准出版。

具体分为:一、境外著作权人手机游戏作品出版审批属于已出版的第27015号行政许可事项目录,以2004年《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号(令第412号)为依据;二是批准出版国产手机游戏作品,属于以《出版管理条例》为基础出版的第27053号行政许可项目目录。

广播电视官方《通知》稿件

问:各种手机游戏的申请要求、审批程序、时限有什么不同?

总局:总局对申报材料的要求是基于游戏审批的实际需要,结合行业发展实际进行汇总,会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目前,为保证手机游戏作品的内容质量和定位,同时考虑到手机游戏产品的特点和行业实际情况,《通知》已实施分类审批为

《通知》第三条所指的手机游戏,申请时只需提供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出具的审核意见、《通知》复印件及相关证照,无需提供游戏审核账号和设备。对于这类手机游戏,一般不超过10个工作日由总局决定是否批准。

《出版国产移动游戏作品申请表》第四条所指的手机游戏,因需要总局进行内容审查的,除提供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出具的审核意见、《通知》复印件及相关证照外,还需提供审查所需的其他材料,主要是游戏账号、游戏安装包或一个手机游戏审查装置。《出版国产移动游戏作品申请表》第五条所指的手机游戏,需提交的申请材料与外事总局授权批准境外著作权人的网络游戏所需材料一致。国家总局对这两类手机游戏的审批时间将在现有规定的基础上大幅缩短。据我们统计,以前总局审批网游最短时间只有11个工作日,今年平均审批时间在40个工作日左右。只有少数存在各种内容问题的网游接近80个工作日的上限。

对于最近网上的舆论传播,所有手机游戏申报审批都需要“2部手机5张光盘”的说法与事实严重不符。建议你去国家总局门户网站仔细了解详细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申请审批。

问:手机游戏发布审批是否收费,是否有“加急处理”渠道?

总局:(1)。总局和省级出版行政部门在手机游戏出版审批过程中不收取任何费用,不仅在手机游戏出版审批中,也在其他游戏出版审批中。

收费。移动游戏出版审批程序根据《通知》有关规定执行,不存在任何所谓“加急办理”的通道,请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游戏企业认真学习各项政策法规,不要轻信网络谣言。

问:社会上存在一些所谓“代办版号”的“中介:”总局对此如何看待?

总局:目前在游戏企业内俗称的“版号”,其实质是指游戏作品在通过出版审批后获得的出版物号,也是一部游戏作品合法出版后的“号”。移动游戏作品必须是由具有游戏出版范围的网络出版服务单位向总局申报审批,获得批准后方可出版的。总局既不允许其他不具备资质的单位申报游戏作品出版审批,也从未授权或指定任何组织或个人开展所谓“代办版号”的中介服务。

对于那些打着“代办版号”等旗号借机敛财甚至诈骗的“中介”组织或个人,总局持明确反对态度。如果有出版服务单位参与其中,欢迎社会各界向总局举报。涉嫌的,可向自己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

问:如何理解自2016年7月1日起,“未经总局批准的移动游戏,不得上网出版运营”?7月1日之前未经总局审批而上网出版运营的移动游戏如何处理?

总局:(1).《通知》第十三条规定:“本通知自2016年7月1日起实施。自实施之日起,未经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移动游戏,不得上网出版运营。”即自2016年7月1日之后新上网出版运营的移动游戏,必须经过总局审批批准。没有按规定获得总局批准的移动游戏,不得上网向公众提供下载或在线交互使用等出版服务。

(2).对7月1日之前未经总局审批而上网出版运营的移动游戏,《通知》第十四条规定:“本通知施行前已上网出版运营的移动游戏(含各类预装移动游戏),各游戏出版服务单位及相关游戏企业应做好相应清理工作,确需继续上网出版运营的,按本通知要求于2016年10月1日前到属地省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补办相关审批手续。届时,未补办相关审批手续的,不得继续上网出版运营。”

(3).对未按要求经过审批及上网出版运营的移动游戏,《通知》第十五条规定:“一经发现,相关出版行政执法部门将按非法出版物查处。”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