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原文及翻译】《兵车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反映了当时战争频繁、百姓苦难的社会现实。这首诗以“行”为体裁,采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方式,描绘了征人出征时的悲壮场面和人民的痛苦生活。
一、
《兵车行》通过描写一个送别场景,展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人借老翁之口,讲述了征人离乡背井、奔赴战场的无奈与哀愁,同时揭露了统治者穷兵黩武、不顾民生的现实。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 车轮滚滚,马鸣萧萧,行人各自把弓箭挂在腰间。 |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 父母妻儿纷纷赶来送别,尘土飞扬,看不清咸阳桥。 |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 拉住衣服、跺脚拦路哭泣,哭声直冲云霄。 |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 路边的人问送别的行人,行人只是说征兵频繁。 |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 有人十五岁就去北方防守黄河,到四十岁还在西部屯田。 |
去时雪满天山路,今来雪满关城头。 | 去的时候大雪覆盖天山的道路,如今大雪又覆盖了关城的城头。 |
身处安史之乱中,生民何以堪? | 在安史之乱中,百姓如何承受这苦难? |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 你没听说吗?汉朝的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都长满了荆棘和枸杞。 |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 即使有千年的铁门槛,最终也免不了一个土馒头(坟墓)。 |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 生女儿还能嫁给邻居,生儿子却埋在荒草之中。 |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 你没看见青海的战场上,自古以来白骨无人收拾。 |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 新死的鬼魂怨恨,旧死的鬼魂哭泣,天阴雨湿,声音凄凉。 |
三、作品赏析
《兵车行》是杜甫“诗史”风格的典型代表,它不仅记录了战争的残酷,更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因真实的情感而打动人心。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写,诗人揭示了战争背后无数家庭的破碎与悲剧,体现了他“仁者爱人”的思想情怀。
四、结语
《兵车行》作为一首现实主义诗歌,不仅是对战争的控诉,更是对人性的呼唤。杜甫用笔墨记录历史,也用心灵唤醒良知。这首诗至今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正是因为其中蕴含着永恒的人文关怀与历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