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方候袁公文言文原文】《陈元方候袁公》是一篇出自《世说新语·政事》的文言短文,讲述了东汉时期少年陈元方(陈纪)在拜访袁公时,面对对方的提问,机智应对、不卑不亢的故事。这篇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展现了陈元方的聪慧与家教。
一、原文内容
> 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太丘,太丘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 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直者为之,不义者避之。”
> 太丘曰:“吾亦闻之,贤家君常称其德。”
> 元方曰:“岂有但为君子而无德者乎?”
二、
此文通过陈元方与袁公(即陈寔)的对话,展现了陈元方的机敏与对父亲品德的敬重。他不仅没有因为对方是长辈而低声下气,反而以理服人,表现出极高的修养和智慧。
三、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文章标题 | 陈元方候袁公文言文原文 |
出处 | 《世说新语·政事》 |
作者 | 刘义庆(编) |
主要人物 | 陈元方(陈纪)、袁公(陈寔) |
年龄 | 陈元方11岁 |
故事背景 | 陈元方拜访父亲的朋友袁公 |
对话内容 | 袁公询问陈元方父亲的品行,陈元方巧妙回应 |
人物性格 | 陈元方聪慧、有礼、自信;袁公谦和、知礼 |
主题思想 | 少年才智、家风传承、尊重与礼貌的重要性 |
四、文章意义
《陈元方候袁公》虽然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它不仅展示了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视,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礼仪和人格修养的推崇。陈元方虽年幼,却能从容应对长辈的提问,体现出良好的家教和自尊自重的精神。
这篇文章至今仍被广泛引用,作为教育青少年注重修养、尊重他人、勇于表达观点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