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如履平地解释及出处

2025-10-08 10:09:10

问题描述:

如履平地解释及出处,跪求万能的网友,帮我破局!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8 10:09:10

如履平地解释及出处】“如履平地”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依然能够从容不迫、毫不费力地应对。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沉稳与自信,也反映了其对环境的熟悉程度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一、成语解释

词语 解释
如履平地 比喻人在遇到困难或危险时,仍然像走在平坦的路上一样轻松自如,毫无畏惧。

二、成语出处

出处 内容
《后汉书·王符传》 “虽有险阻,如履平地。”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虽涉险地,如履平地。”

这两个出处都说明了“如履平地”最初用于描述在艰难环境中仍能保持镇定、顺利前行的状态。

三、用法与例句

用法 示例
用于形容人的心理素质 他在紧急情况下表现得如履平地,令人佩服。
用于描述环境或情况 虽然山路崎岖,但他却如履平地般顺利通过。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词语
近义词 从容不迫、游刃有余、驾轻就熟
反义词 筋疲力尽、举步维艰、寸步难行

五、总结

“如履平地”这一成语,既表达了人在面对挑战时的从容与自信,也反映出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对技巧。它不仅常见于文学作品中,也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用来赞美那些在困难面前依然冷静应对的人。

通过了解它的出处和用法,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这个成语的含义,还能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与准确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