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的写作背景】《黄河颂》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于1939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原为《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这首诗以雄浑激昂的语言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象与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背景下,《黄河颂》诞生于一个民族危难时刻。当时,中华大地正面临外敌入侵、山河破碎的严峻局面,而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象征着国家的血脉与民族的脊梁。诗人通过赞美黄河,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呼唤。
黄河颂的写作背景总结
项目 | 内容 |
作品名称 | 《黄河颂》 |
作者 | 光未然(张光年) |
创作时间 | 1939年 |
创作背景 |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危亡之际 |
原属作品 | 《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 |
主题思想 | 赞美黄河的壮丽与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
语言风格 | 激昂澎湃,富有节奏感 |
文化意义 | 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 |
《黄河颂》不仅是一首歌颂自然景观的诗篇,更是一曲激励人心的时代战歌。它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里,唤起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至今,它依然被广泛传诵,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