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源存储管理规定】为加强放射源的安全管理,确保放射源在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规范性和可追溯性,防止因管理不善导致的辐射事故,特制定本《放射源存储管理规定》。该规定适用于所有涉及放射源储存的单位和人员,涵盖从接收、入库、保管到出库的全过程。
一、总结内容
本规定明确了放射源存储的基本原则、责任分工、操作流程、安全要求及应急措施等关键内容。通过制度化、标准化的管理方式,提升放射源存储的安全水平,保障人员健康与环境安全。
主要管理要点包括:
- 存储场所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防辐射、防盗、防火等设施;
- 责任人制度:明确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
- 登记与台账管理:建立详细的放射源登记制度,确保信息准确可查;
- 定期检查与维护:对存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 应急预案:制定并演练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培训与考核: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确保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放射源存储管理规定要点一览表
| 序号 | 管理内容 | 具体要求 |
| 1 | 存储场所 | 必须设置专用存储室,具备防辐射屏蔽、通风、监控、报警等设施 |
| 2 | 责任人制度 | 明确主管领导、管理员及操作人员职责,实行岗位责任制 |
| 3 | 登记与台账 | 所有放射源需建立电子或纸质台账,记录来源、数量、状态、使用情况等信息 |
| 4 | 安全标识 | 存储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辐射危险标识,防止误入或误操作 |
| 5 | 人员准入 | 非授权人员不得进入存储区域,进入前需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
| 6 | 定期检查 | 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设备运行、防护设施、环境监测等 |
| 7 | 维护保养 | 对存储设施进行定期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
| 8 | 应急预案 | 制定针对泄漏、丢失、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
| 9 | 培训考核 | 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
| 10 | 出入库管理 | 实行双人双锁制度,出入库需填写登记表并经审批签字 |
三、结语
放射源作为具有潜在危害的物品,其存储管理直接关系到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各单位应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本规定执行,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提升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