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满大坝简介】丰满大坝位于中国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上,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的重要水利工程,丰满大坝不仅在防洪、发电、灌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见证了中国水电事业的发展历程。其历史背景、工程特点及现实意义都值得深入了解。
一、
丰满大坝始建于1937年,最初由日本殖民政府修建,原名“丰满水电站”,主要目的是为日本在东北的工业提供电力支持。1945年日本战败后,该工程被苏联接管,并在1948年解放后由中国政府接手继续建设。1953年,丰满大坝正式投入运行,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大坝总长1090米,高90.5米,坝体采用混凝土重力结构,设计库容约10.3亿立方米。其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55.2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20亿千瓦时,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丰满大坝进行了多次改造与升级,包括对泄洪设施的优化、水轮机组的更换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加强,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名称 | 丰满大坝(又称丰满水电站) |
| 地理位置 | 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上 |
| 建设时间 | 1937年始建,1953年正式运行 |
| 原始建设方 | 日本殖民政府(1937-1945),后由苏联接管并完成建设 |
| 主要功能 | 发电、防洪、灌溉、生态调节 |
| 大坝类型 | 混凝土重力坝 |
| 坝高 | 90.5米 |
| 坝长 | 1090米 |
| 库容 | 约10.3亿立方米 |
| 装机容量 | 55.2万千瓦 |
| 年发电量 | 超过20亿千瓦时 |
| 改造情况 | 2012年起进行加固和改造,提升安全性和环保性能 |
| 现状 | 仍为东北地区重要能源基地,同时承担生态保护任务 |
三、结语
丰满大坝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中国现代工业和水电事业发展的缩影。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肩负着未来的责任。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保理念的深化,丰满大坝将继续在保障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