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宋濂传翻译原文】一、
《明史·宋濂传》是清代官方编纂的《明史》中关于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宋濂的一篇传记。该传记简要记载了宋濂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以及他在明朝初期的政治参与,体现了他作为文人、学者在政治与文化领域的双重角色。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金华人。他是元末明初的重要文人,以文章著称,尤擅散文。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他被召入朝,参与修撰《元史》,并担任太子的老师,深受皇帝信任。然而,晚年因牵涉“胡惟庸案”,最终被贬至四川,途中病逝。
本篇“明史·宋濂传”不仅记录了他的生平,也反映了明朝初期对文人的态度和政治环境的变化。通过这篇传记,可以了解宋濂在历史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表格:《明史·宋濂传》主要内容摘要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明史》编纂团队(清朝官修) |
出处 | 《明史·列传第十三》 |
人物 | 宋濂(1310—1381) |
字号 | 字景濂,号潜溪 |
籍贯 | 浙江金华 |
身份 | 元末明初文学家、学者、官员 |
主要成就 | 文章清峻典雅,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参与编修《元史》;任太子师 |
政治经历 | 受朱元璋重用,曾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 |
晚年遭遇 | 因“胡惟庸案”牵连,遭贬四川,途中病逝 |
历史评价 | 学识渊博,文章出众,但政治上受制于皇权 |
文化影响 | 对后世文风有深远影响,被视为明代散文代表人物之一 |
三、结语
《明史·宋濂传》虽篇幅不长,但内容详实,语言简练,是研究明代初期文人命运与政治生态的重要史料。通过此传,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宋濂个人的命运起伏,也能窥见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态度。他的经历既是文人的荣耀,也是权力斗争下的悲剧,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