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的故事的20概括】“程门立雪”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则经典故事,讲述的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和游酢为了向老师程颐请教学问,冒雪在门前站立等待的情景。这个故事体现了尊师重道、勤奋求学的精神,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以下是对“程门立雪”的20点简要概括,以加表格的形式呈现:
一、
“程门立雪”出自《宋史·杨时传》,讲述了北宋时期,杨时与游酢两人前往拜访理学大师程颐,但程颐正在休息。他们不愿打扰,便在雪中站立等候,直到积雪一尺多深。程颐醒来后,看到二人仍在,深受感动,遂悉心传授学问。这个故事展现了古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老师的尊重,也反映了儒家文化中“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二、20点概括表格
序号 | 概括内容 |
1 | 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 |
2 | 主角是杨时和游酢 |
3 | 杨时是北宋著名理学家 |
4 | 游酢是杨时的同学 |
5 | 他们拜访的是程颐 |
6 | 程颐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大师 |
7 | 杨时和游酢想向程颐请教学问 |
8 | 程颐正在休息,未接待他们 |
9 | 他们选择在雪中等候 |
10 | 等待时间较长,积雪深厚 |
11 | 杨时和游酢不因寒冷而离去 |
12 | 体现了他们的诚意与决心 |
13 | 程颐醒来后发现他们在雪中 |
14 | 感动于他们的执着精神 |
15 | 遂为他们讲解学问 |
16 | 这个故事被后人传颂 |
17 | 成为尊师重道的典范 |
18 | 反映了古代学者的求知精神 |
19 | 被广泛用于教育和文学作品中 |
20 |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敬师理念 |
通过以上20点概括,可以清晰了解“程门立雪”这一典故的背景、人物、情节及其文化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精神象征,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真理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