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晔简介资料】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南朝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士族家庭,是《后汉书》的编撰者。他一生经历丰富,才华横溢,但在政治上却屡遭挫折,最终因参与谋反被处死。他的历史著作《后汉书》在后世影响深远,成为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文献。
范晔生平简要总结
范晔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文学和史学。他在刘宋政权中担任过多个官职,包括太子左卫率、宣城太守等。尽管才华出众,但他性格高傲,不拘小节,常与权贵发生冲突。公元445年,他因参与谋反被朝廷发现,最终被处死,时年47岁。
范晔主要成就与贡献
| 项目 | 内容 |
| 代表作 | 《后汉书》 |
| 成就领域 | 史学、文学 |
| 编撰时间 | 刘宋时期(约420年-479年) |
| 历史地位 | 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
| 文学风格 | 文笔简练,叙事生动,人物刻画深刻 |
| 影响 | 对后世史学和文学发展有重要影响 |
范晔的《后汉书》简介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正史,共120卷,包括本纪、列传、志三部分。与《汉书》相比,《后汉书》更注重人物的个性描写,语言也更为流畅自然。范晔在书中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还对许多历史人物进行了评论,体现出他独特的史学观点。
范晔的性格与命运
范晔性格孤傲,不善权谋,虽有才学却难以在官场立足。他虽为史学家,但政治生涯并不顺利,最终因参与政变失败而丧命。他的悲剧命运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挣扎。
结语
范晔作为一位杰出的历史学者和文学家,其作品《后汉书》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引用。虽然他的一生充满波折,但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学造诣,使他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