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隅顽抗的负是什么意思】“负隅顽抗”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描述在劣势中仍然坚持抵抗、不轻易投降的行为。其中,“负”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字之一,理解它的含义对于掌握整个成语的意思至关重要。
一、
“负隅顽抗”出自《左传》,原意是指敌人在被包围的情况下,依仗险要地形进行顽强抵抗。这里的“负”字,意思是“依靠”或“凭借”,“隅”指角落、边远的地方,“顽抗”则是顽强抵抗。因此,“负隅顽抗”整体意思是:在劣势或被围困的情况下,依然依靠有利地形进行顽强抵抗。
“负”的这一用法在古汉语中较为常见,表示“依靠、凭借”之意,与现代汉语中“负”常表示“负担、辜负”等意义有所不同。
二、表格展示
| 字词 | 拼音 | 含义 | 用法说明 | 示例 |
| 负 | fù | 依靠、凭借 | 表示依赖某种条件或环境 | 负隅顽抗(依靠角落进行抵抗) |
| 隅 | yú | 角落、边远之地 | 多用于地理或形势上的险要位置 | 负隅顽抗(利用险要地势抵抗) |
| 顽抗 | wán kàng | 坚强抵抗 | 强调不屈服、不投降 | 敌人负隅顽抗,我军久攻不下 |
三、拓展理解
在现代语境中,“负隅顽抗”多用于形容人在面临压力或困境时仍不愿放弃,有时带有一点贬义,表示固执、不识时务。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用来赞扬一个人的坚持和勇气。
需要注意的是,“负”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含义,如“负担”、“失败”、“辜负”等,但在此成语中,其含义为“依靠、凭借”。
四、结语
“负隅顽抗”中的“负”并非我们日常常用的“负担”或“失败”之意,而是“依靠、凭借”的意思。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成语的整体含义,并在写作或口语中正确使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负”在该成语中的具体含义及其在整句中的作用。希望本文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