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挂冠求去是什么意思

2025-11-03 07:27:21

问题描述:

挂冠求去是什么意思,急!求解答,求别让我失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3 07:27:21

挂冠求去是什么意思】“挂冠求去”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官员因不满现状或追求个人理想而辞官归隐的行为。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士人的气节与操守,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仕途与人生选择的复杂态度。

一、成语解释

项目 内容
成语 挂冠求去
拼音 guà guān qiú qù
出处 《后汉书·王符传》:“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冠而去。”
含义 指官员辞官归隐,放弃官职以追求个人理想或清高志向。
用法 多用于形容有气节、不愿同流合污的士人或官员。
近义词 脱冠辞官、辞官归隐、挂印而去
反义词 留任不辞、贪恋权位、固执任职

二、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挂冠求去”最早源于东晋时期陶渊明的故事。他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隐,成为后世文人推崇的典范。这种行为在古代被视为一种高尚的道德选择,代表了对人格尊严和自由精神的坚持。

在封建社会中,官员一旦入仕,往往难以轻易退隐。因此,“挂冠求去”不仅是对现实的反抗,也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体现。它象征着士人对清廉、独立、自由生活的向往。

三、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挂冠求去”虽然不再适用于官场,但其精神内核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压力、诱惑或不公时,应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坚定,勇于做出符合自己价值观的选择。

四、总结

“挂冠求去”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着士人对理想的坚持、对人格的尊重以及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在今天,尽管时代不同,但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总结要点 内容
成语含义 辞官归隐,追求理想或清高志向
历史来源 东晋陶渊明辞官归隐
文化意义 体现士人的气节与独立精神
现代启示 面对现实,坚守自我价值与信念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人物或典故,可参考《后汉书》《晋书》等古籍。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