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是哪一天】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日子,旨在纪念在重大历史事件中遇难的同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在中国,国家公祭日主要与南京大屠杀相关,是为了悼念在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多万中国同胞。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了解国家公祭日的相关信息,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国家公祭日是每年的12月13日。这一日期被正式设立为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缅怀在抗日战争期间因日军侵华而失去生命的中国人民,尤其是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者。国家公祭日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对和平的呼唤。在这一天,全国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包括升旗仪式、默哀仪式、纪念馆参观等,以表达对遇难者的深切哀悼和对历史的反思。
此外,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历史真相的尊重和对和平发展的坚定信念。
二、国家公祭日信息一览表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国家公祭日 |
| 设立时间 |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
| 纪念事件 |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1938年1月) |
| 纪念对象 | 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多万中国同胞 |
| 纪念方式 | 全国性公祭活动、默哀仪式、纪念馆参观、媒体报道等 |
| 意义 |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国家公祭日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纪念日,更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的重要时刻。希望每一位公民都能积极参与到这一庄严的纪念活动中,传承历史记忆,守护和平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