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放厥词的意思大放厥词的解释】“大放厥词”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说话毫无顾忌、言辞激烈,甚至带有攻击性或不负责任。这个成语在现代语境中多用于批评那些在公共场合发表极端言论的人。
一、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大放厥词 |
拼音 | dà fàng jué cí |
出处 | 《旧唐书·张嘉贞传》:“(张)嘉贞奏曰:‘……臣恐其大放厥词,以非圣上之德。’” |
本义 | 原指发表狂妄的言论,带有贬义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批评某人在公开场合发表不负责任、极端或不合时宜的言论 |
情感色彩 | 贬义 |
使用场景 | 批评、讽刺、新闻评论等场合 |
二、详细解释
“大放厥词”中的“厥词”指的是不恰当或荒谬的言论。“大放”则表示放任、放肆地表达。因此,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毫无顾忌地发表极端、夸张或不负责任的言论。
这个成语通常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用来指责某些人说话不讲分寸,或者在没有充分依据的情况下随意发表观点。在现代社会中,尤其常见于对网络言论、政治人物发言或公众人物评论的评价中。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胡说八道、信口开河、口无遮拦 |
反义词 | 三思而行、谨言慎行、言语得体 |
四、使用示例
1. 他今天在会议上大放厥词,完全不顾及同事的感受。
2. 该官员在采访中大放厥词,引发了广泛争议。
3. 这种不负责任的大放厥词,不仅误导了公众,也损害了政府形象。
五、注意事项
- “大放厥词”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导致误解。
- 该成语具有较强的批评性质,不宜随意用于日常对话中。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大放厥词”虽然字面看似普通,但在实际使用中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观点,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与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