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原文及注释】《捕蛇者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写的一篇寓言性散文,通过一个捕蛇者的遭遇,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民的疾苦。文章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现实意义。
一、文章总结
《捕蛇者说》以“捕蛇者”为线索,讲述了作者在永州偶遇一位以捕蛇为生的老人,通过他的自述,揭示了官府苛政对百姓的压迫。文中对比了捕蛇之险与赋税之害,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统治者横征暴敛的强烈不满。
文章结构清晰,先写捕蛇者的外貌与行为,再通过其自述展开叙述,最后以作者的感慨作结,层层递进,发人深省。
二、原文及注释(表格形式)
原文 | 注释 |
余闻而愈悲。 | 我听了之后更加悲伤。 |
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 问他,他说:“我的祖父死在这上面,我的父亲也死在这上面。” |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 现在我继承这份工作已经十二年了,差点死去好几次。 |
言之,貌若甚戚者。 | 他说着,脸色却显得非常悲伤。 |
且吾闻古之有大忧者,必先忧于民。 | 并且我听说古代有大忧虑的人,一定会先为百姓担忧。 |
今夫不知夫之不乐其乐,而乐其乐者,亦未尝不忧。 | 现在那些不知道百姓不快乐,反而自己快乐的人,也未曾不感到忧虑。 |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 我打算向管理事务的人报告,更换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怎么样? |
君将哀而生之乎? | 你是怜悯我而让我活下去吗? |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怨? | 现在我虽然死在这里,比起我的乡邻死得还要晚一些,又怎么敢抱怨呢? |
三、文章主旨
《捕蛇者说》通过捕蛇者的亲身经历,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生活的艰难与官府赋税的残酷。作者借捕蛇者的口吻,表达出对底层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并对统治阶级的贪婪与无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四、写作特色
1. 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文章用词简洁,没有华丽辞藻,但情感深刻。
2. 对比鲜明:捕蛇之险与赋税之害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主题。
3. 讽刺意味浓厚:通过对捕蛇者命运的描写,间接讽刺当权者的腐败与无能。
4. 结构紧凑:从引入人物到叙述经历,再到作者感悟,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五、总结
《捕蛇者说》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关注民生疾苦,思考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柳宗元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人文关怀,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