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干姜汤标准配方】甘草干姜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出自《伤寒论》,主要用于治疗脾阳不足、中焦虚寒所致的病症,如腹痛、呕吐、腹泻、四肢不温等。该方以温中散寒、补益脾阳为主要功效,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以下是甘草干姜汤的标准配方总结:
一、方剂组成及用量(传统剂量)
| 药物名称 | 用量(克) | 功效说明 |
| 甘草 | 12g | 补脾和中,调和诸药 |
| 干姜 | 12g |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 |
> 注:此为《伤寒论》原方剂量,现代临床可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适当调整。
二、方剂特点
- 性味归经:甘草味甘,性平;干姜味辛,性热。二者合用,共奏温中散寒之效。
- 主治症状:主要适用于中焦虚寒引起的胃痛、腹胀、腹泻、呕吐、四肢冰冷等症状。
- 适应症扩展:现代临床也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
三、煎服方法
1. 煎煮方式:将甘草与干姜加水适量,文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
2. 服用时间:每日分两次温服,早晚各一次。
3. 禁忌提示: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以免加重内热症状。
四、注意事项
- 本方偏温燥,长期服用需注意体内阴阳平衡。
- 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 若症状复杂或兼有其他证型,应辨证施治,不可盲目套用。
五、总结
甘草干姜汤作为一张经典温中方剂,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配方简单但配伍严谨,体现了中医“君臣佐使”的用药原则。正确掌握其组成、用量及使用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其疗效,同时避免不当使用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伤寒论》、《中医方剂学》、现代中医临床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