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范元琰为人善良文言文及翻译

2025-10-24 13:15:15

问题描述:

范元琰为人善良文言文及翻译,有没有人能看懂这个?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4 13:15:15

范元琰为人善良文言文及翻译】范元琰是南朝时期的一位贤士,以仁厚、谦逊、乐善好施著称。他的故事在《宋书》中有记载,展现了他高尚的品德与人格魅力。以下是对《范元琰为人善良》这篇文言文的原文、翻译以及对其性格特点的总结。

一、文言文原文:

> 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少有至性,父母亡,哀毁过礼。邻里有盗其园中李者,元琰闻之,不责其过,反以己所食之果与之。乡里皆称其德。后为县令,清廉自守,不取民财。尝有客遗之酒,不受,曰:“吾家贫,无以酬客。”遂辞而不受。其为人也,温恭谦和,不争于世,故乡人敬之。

二、白话翻译:

范元琰,字伯珪,是吴郡钱塘人。他年少时就非常孝顺,父母去世后,他悲痛欲绝,哀伤的程度超过了常理。有一次,邻居偷了他家果园里的李子,范元琰听说后,并没有责怪那人,反而把自己吃的东西送给了他。乡里人都称赞他的品德。后来他担任县令,廉洁自律,不贪图百姓的财物。有一次,有客人送他酒,他拒绝了,说:“我家贫穷,无法回报客人。”于是辞谢而未接受。他为人温和谦逊,不与人争名夺利,因此受到乡人的尊敬。

三、人物性格总结

特点 描述
孝顺 父母去世后,哀毁过礼,表现出极深的孝心
宽容 邻居偷李,不责怪,反而赠送食物,体现宽厚之心
廉洁 担任县令期间,清正廉洁,不取民财
谦逊 不与人争名夺利,待人温和,为人低调
重义 拒绝他人馈赠,强调“无以酬客”,显示重情重义

四、总结

范元琰的故事虽然简短,但通过一件件小事,展现出他作为一个君子的高尚品格。他不仅在家庭中孝顺,在社会中也以德服人,不因地位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操守。他的行为体现了儒家提倡的“仁”、“礼”、“义”等核心思想,值得后人学习与效仿。

结语:

范元琰的“善良”并非一时之举,而是长期修养的结果。他的故事提醒我们,真正的善良,不是表面的施舍,而是内心的宽容与尊重。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