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介绍资料】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一生历经仕途沉浮,但始终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信念,成为后世敬仰的楷模。他的思想和实践对宋代及后世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生平简介
范仲淹出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自幼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立志报国。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他先后担任过地方官、中央官员,并参与过多次改革,主张“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推动吏治改革。晚年因病去世,享年64岁。
二、主要成就与贡献
范仲淹在政治、文学、教育等方面均有卓越建树:
- 政治改革:主持“庆历新政”,提出多项改革措施,虽因保守派反对而失败,但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
- 文学成就:以散文著称,代表作《岳阳楼记》流传千古,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名句。
- 教育思想:重视教育,创办义学,提倡“以天下为己任”的教育理念。
- 军事才能:曾主持西北边防,成功抵御西夏入侵,被誉为“一代良将”。
三、人物评价
| 项目 | 内容 |
| 时代 | 北宋 |
| 出生地 | 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 |
| 生卒年 | 989年-1052年 |
| 字 | 希文 |
| 官职 | 参知政事、枢密副使等 |
| 著作 | 《范文正公集》、《岳阳楼记》等 |
| 主张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 影响 | 对后世政治、文化、教育影响深远 |
四、历史地位
范仲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他的思想和行为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所倡导的“忧乐观”成为中华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激励了无数后人。
总结:范仲淹是北宋时期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文人与政治家,其思想、文章、政绩均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的“忧乐观”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