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擞是什么意思】“抖擞”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描述人精神焕发、振作起来的状态。它不仅表示身体上的动作,也常用来形容情绪或精神上的振奋。在日常生活中,“抖擞”一词多用于鼓励他人或自我激励时的表达。
一、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词语 | 抖擞 |
拼音 | dǒu sǒu |
含义 | 表示精神振奋、振作;也可指身体动作(如抖动)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精神状态的改变 |
出处 | 常见于现代汉语,古文中也有类似用法 |
近义词 | 振作、奋起、精神饱满 |
反义词 | 萎靡、颓废、无精打采 |
二、详细解释
“抖擞”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是动词,意为“抖动、摇动”,如“抖擞衣袖”。后来逐渐引申为一种精神上的振奋状态,常用于形容人在经历困难或疲劳后重新恢复精力、斗志昂扬的样子。
例如:“他一听到好消息,立刻抖擞精神,开始工作。”
在口语中,“抖擞”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突然清醒或警觉,比如:“他被一声巨响惊醒,马上抖擞了一下。”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工作场合 | 他经过休息后,又抖擞精神投入工作中。 |
学习环境 | 看到考试临近,她赶紧抖擞一下,开始复习。 |
日常生活 | 爷爷虽然年老,但每次出门都显得格外抖擞。 |
四、常见误用
有些人可能会将“抖擞”与“抖动”混淆,认为两者意思相同。但实际上,“抖动”更多指物理上的动作,而“抖擞”则强调精神层面的转变。因此,在写作或口语中应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五、结语
“抖擞”是一个富有力量感的词语,常用于表达从低谷中走出、重新振作的精神状态。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日常交流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掌握其正确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情感和态度。